第十章 姜太公的民间传说(1/1)

小马名叫马可,是班里年纪最小的一位,足足小宿长缨四岁!所以大家都亲切地喊他小马。

他来自香港——英文名字Mark——九七年港岛回归之后,全家回归祖籍,在齐鲁蒙县定居,稍加发挥,完全可以做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模范报告。

与宿长缨的不感兴趣完全不一样,马可是从小看多了大都市,自然不会对这样一个三流的城市感兴趣,反而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情有独钟。于是国庆一放假,他就倡议留守的同学们一块去周边游玩。

宿长缨对临川旅游景点的唯一了解,只有蒲松龄故居,这还是得益于国人尽知的《聊斋志异》。但自打亲身来到这里,呼吸着污浊的现代化空气,故事中那绮丽多姿的狐妖鬼怪,根本与之对不上号。

马可似乎是事先做过功课,对临川的旅游景点了如指掌:什么东周殉马坑、齐国历史博物馆、华夏古车博物馆、齐长城遗址、管仲纪念馆、王渔洋纪念馆、蒲松龄故居、梓潼山风景区、原山国家森林公园、桓公台、马踏湖、周村大街……一大串名词脱口而出,而且还把张宝这个本地人搞定,充作旅游向导。

因为劣质空气的连累,张宝没少成为同学们的挖苦对象,一度比较郁闷,如今难得有知音,自然是有求必应,完全不见他平时毒舌又傲娇的臭架子。

这时马可话锋一转:“这些地方都很好玩,但是,我们最先应该去的却不在此列,而是一个并不好玩的地方——姜太公祠。”

见自己卖的关子引起了大家的兴趣,马可兴致倍增,详细解释开来:“临川是齐国故都,而齐国的开国元君就是姜太公,姜太公祠是他的衣冠冢,又叫元君庙。来临川,得先去拜拜姜太公。噢,衣冠冢就是那里只埋着他生前穿过的衣服,按周朝当时的规定,尸身是要返回都城朝歌去安葬的,但是后人大多还是在这里拜祭他的。”

说着说着,他直接说起古文来了:“卒葬于周,齐人思其德,葬衣冠于此”。

马可的普通话明显比香港的那些明星们好得多,甚至还能听出些山东方言的味道,应该是老乡们“毁”人不倦”的结果。

姜太公姜子牙,在中国确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但他是什么齐国的开国元君,以及临川是什么齐国故都,这帮大学生们却大多知之不详。

齐国,宿长缨还是知道的,春秋战国时期的东方大国。以前课本学过的什么《扁鹊见齐桓公》《晏子使楚》《田忌赛马》等等课文,说的就是齐国的故事,但这也就是考试要考,否则谁会对这两千多年前的东西感兴趣?

说来也惭愧,自己也算是土生土长的“齐国人”,对自己的历史文化,反而不如人家一个港仔。

数典忘祖啊!

但大家还是不感兴趣,爱谁谁,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比如李探花就认为,还是趁机跟女生加深一下感情,才是最重要的。

宋一则刚刚从网吧通宵回来,还睡眼朦胧着呢!

所以到最后,只是马可和张宝两个人比较热乎,经过努力,到最后总算有几个人跟着去了。

宿长缨听到“太公”二字时,就心里一动,突然想到了一个咒语,一个师父教过他的唯一的咒语。只是,当时一个教得很是漫不经心,一个学得也是马马虎虎。没有这茬,他几乎想不起来。

或许会有意外收获也未可知呢,这个见鬼的大学!

宿长缨不自觉就开启了腹诽模式。

姜太公祠位于临川市淄河区东,其实淄河区才是真正的齐国故都,而不是中心城区临川。但这里的空气比学校更恶劣,别处秋高气爽,这里却是愁雾惨淡、臭风阵阵。这种独特的小气候环境,要归功于以齐鲁省石化为首的全区170多家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

西元1993年,姜太公祠在太公衣冠冢北旁重建,为明清传统的殿堂庙宇式布局形式。

大门的门楣悬题着“姜太公祠”四个书法大字,大门两侧供奉有高大威武的青龙、白虎两星君。

主殿供奉着姜太公彩绘圣像,很有些味道,鹤发童颜,神情斐然,好一个定下周朝八百年气运的“周师齐祖”!

只是,里面的文化知识介绍就相当乏味了,不过是些“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等等之类的陈词滥调。

殿壁有反映姜太公贫困生涯、避纣去商、习武著书、牧野大战、封齐就国、破莱争丘、太公治齐、惩治不训、周王授权、传子归国等不凡一生的壁画,但宿长缨感觉干巴巴的,像是姜太公的官方简历,还不如小时候二叔给他讲的民间故事来得精彩。

宿二叔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多少文化,讲的故事自然也是迷信十足、错漏百出,但是宿长缨喜欢听。

他讲过两个关于姜太公的故事。

第一个,是姜太公初遇周文王:

姜太公当时已经很老了,几乎都走不动道了,所以让来请他出山的周文王背着他,但是周文王也很老了,只背他走了八百步就走不动了,只好让他坐车。

这时姜太公说话了:“你背我八百步,我就保你八百年的江山吧。”

周文王这才明白过来他的用意。

第二个,则是姜太公死后的故事:

姜太公临死之前,对当时的皇帝(周朝称天子,哪来的皇帝?)说:“我死之后,不要埋我,把我用白布裹了,装到棺材里,把棺材吊在门口,就能保你周朝江山平安无事。”

姜太公死后,皇帝依言照做了,果然,国家哪里有战乱,皇帝只要让人把棺材头朝向那个方向,战乱自然就平息了,屡试不爽,极为灵验。就这样一直到了后来,周朝的最后一位皇帝。

这位皇帝好吃。这天御厨做好一碗汤,端着要给皇帝送去,进门的时候,突然从上面滴下一滴血来,正好落在这碗汤里面。

御厨这时再重做已经来不及了,就把汤搅了搅,当作什么也没发生过,就这样把汤给皇帝喝了,谁知皇帝一下就喝出这汤的不同来,叫过御厨问:“今天这汤是怎么做的啊?怎么这么好吃啊?”

御厨瞒不住,就把事情说了。皇帝当然知道那是姜太公的棺材里滴出的血,于是就想如法炮制,再做这样的汤喝。

但那是保佑他周朝江山的镇国之宝,怎能轻易毁坏?可是自打喝了这么好喝的汤之后,他就再也不想吃别的东西了,最终没有忍住馋虫,就把姜太公的尸体给吃了。

结果周朝很快就灭亡了。

这两个故事足见姜太公在人们心中的神通,别的地方宿长缨不知道,在他们那里,以前过年的时候,家家都在南墙上供着姜太公牌位,有的则写着“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等话语。

近几年却很少见到了。

这次来元君庙,宿长缨又一次见到了这八个字,不过是写在黄裱纸上,卖给游客做护身符用的。

他心中一动,趁同学们转进后堂的时候,跟人讨要了空白符纸,用毛笔蘸朱砂,照葫芦画瓢,自己写了几张符,小心地揣进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