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第 62 章(1/1)

弘治帝盯着长身玉立的少年人,道:“你且说。”

谢棠道:“臣认为,若只是想筹银。可将宫中闲置的精品茶叶、杂彩、丝绸、首饰、香料等物品,制成与茶引、盐引类似的经营许可。商人逐利,大商之间的竞争更是激烈。内库的丝绸甚多,留之无用。但内造之物于民间可得几倍之价。此引一出,商人定会拿着大量银子前来购买。”

“臣还有一计,朝廷可制船只票引。令大商制船,可允其使用一定年限。年限过了后,船只归于国家。且每次船队出海,要帮助朝廷运输货物出海。作为酬谢,朝廷则派遣水师保护船队。”

弘治帝疑惑地问道:“这怎么看都是商人吃亏,他们怎么可能会答应?”

谢棠道:“臣听闻大食商人道,我大明商品运输到佛郎机、葡萄牙、尼德兰等国家。商品价格十倍于大明内。出海贸易如此重利,沿海商人与各地大商必有耳闻。且海上海盗贼寇众多,普通商户难以保全货物。若朝廷答应派遣军队保护,他们必定会答应朝廷的条件。”

“而且,陛下。”谢棠说话的声音带上了一丝蛊惑的意味。“这些军队在航海途中可以加强海上作战训练。日后我大明可以建造舰队,开疆扩土。除此之外,大明还能凭借舰队阻挡海上航线,把海商贸易定价的权力握在手里。”

谢棠看着弘治帝沉吟的样子,便知道他已经意动。这很正常,没有那个帝王,不想着开疆扩土,千古流芳。

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天谢棠都在帮弘治帝拟诏、整理公文、或是处理翰林院的公务。连写话本子的时间都快没有了。直到五月初四,弘治帝竟然直接宣召他随驾前往文渊阁。

内阁的几位阁老都在。在几位阁老和弘治帝见过礼后,谢棠向几位阁老行礼。几位阁老都认识他,笑呵呵地说不用多礼。

弘治帝赐座后对陈洪道:“去把几位尚书都请过来。”陈洪应是,很快就去了。

须臾,六部尚书来到了文渊阁,也是向弘治帝行礼。

弘治帝同样赐了座,然后把拿过来的几张纸给了几位大人。

几位老大人看完后复杂地看了几眼谢棠,都闭口不言。

最后还是户部尚书韩文最沉不住气:“陛下,臣觉的可行。”

韩文还没有说完,刘大夏道:“胡闹,把君主之物流通于市集,这岂不是不尊礼法?”

弘治帝却道:“天家之物留于府库生虫,天下百姓却不能饱暖。刘卿,仓廪足而知礼节。这些于朕无用的东西,若是真的能够充实国库和内库。那朕也不觉得被冲撞了。”

李东阳道:“臣觉得可行,只是如何杜绝被人以权谋私,获取船只票引和商引,这是一个问题。”

刘健道:“臣看了这个有一个粗浅的想法,北疆的土地,辽阔无边而又无人。何不以船引之法做一些特殊的地契。在开边贸后,允许有这些地契的商人建造房屋,可令其使用经营若干年。到期归还朝廷,既可以开边,又可以白得房子。边贸的利润也很高,想来会有人去做。”

谢迁道:“希贤兄的想法好极,只是开启边贸如何能够保证北戎不会前来侵扰?”

众人默默。这时,谢棠忽然道:“陛下,各位大人,臣有一个粗浅的建议。”

在座众人都知道纸上的那法子是谢棠想的。因此此时也很期待他会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建议,因此都道:“谢修撰请讲。”

谢棠道:“陛下、诸位大人。或许我们可令边军保护这些商铺。由商人给保护他们的边军交纳雇佣金。如此,边军收入增加。且,为了抵御打秋草的蒙古骑兵。边军也会加强训练。最重要的是,这样可以保护边贸区不被北戎劫掠。”

弘治帝点头道:“这个办法可行。”然后对谢棠道:“李大人的担忧,你可有办法解决?”

谢棠道:“或许我们可以召集天下商人于京城,然后价高者得?”

英国公张成拊掌大笑道:“此计大善。”

几位老大人又有了许多建议,每个都很新奇大胆。谢棠走出文渊阁的时候拿着那张出海随行军队将近有一个营,船队有三十条大船,北疆租地范围有六个军镇的计划表。一时之间,压力山大。

这些老大人可真是敢想敢做,这么大的事情就压到自己这么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修撰身上了,真的好吗?合适吗?

谢棠看着手上拿的着可以调动一队锦衣卫的令牌,欲哭无泪。

全天下有名的商帮,以及生意做大的豪商巨贾都纷纷赶往京城。晋商、徽商、西商、山东商帮、洞庭商帮、龙游商帮、江西商帮、宁波商帮、粤商、福建商帮的商人动作快,很快就到了京城。其他地方的商人也快马加鞭地往京城赶。

御用之物的经营权要出售,天子要开海禁,想要造船需要船引。天子要开边贸,只要造房就有地皮,只要出钱商队和船队就有军队保护。就算要替天家运输货物,就算这船和房子到了年头就要交还给朝廷。就算为了拿到票引要花很多银子。但是这其中仍旧有着暴利让他们赚。他们算过了,出一次海就能赚回来一条船,在北疆几年就能把造房的钱都赚回来,那接下来的几年里都是利润。他们能赚上不小的一笔。

最重要的是,这是天家的生意。就算是赔了,对于他们而言也不会伤筋动骨。而在这个过程中搭上的人脉,留下的人情,那可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

六月初一,太白楼

今天是谢棠定下的让众位商户竞价得到票引的日子。谢棠包下了太白楼,和众位大商人谈事情。

这一日,他穿上了御赐的金紫光禄大夫的官袍。

这是皇帝吩咐的,官职高些也好压得住那些商人。

到了太白楼的商人等到卯正,终于见到了那位传说中负责这次票引竞价的谢小大人。

他们有的来的极早,想要去拜访这位小大人。送些礼物把关系处得好上一些,却很本进不去谢家的门。

今日终于能够一见了。

其实这也是众人把这件事交给谢棠办的原因。

朝堂众位大人都有门生故旧,到时候别人求上门来。这场为国为民的好事未免就变了味道。

而让朝中其他的年轻臣子来办这件事,未免会得罪皇帝和谢迁。毕竟这是谢迁的孙子想出来的法子,若是别人摘了桃子,恐怕会得罪整个余姚一系。而且弘治帝有意让谢棠办这件事,要不然弘治帝也不会带着谢棠前往内阁议事。

所以就在谢棠旁听和笔录着这些老大人的想法的时候,众人就已经心照不宣地让他去办这件事了。

谢迁是个老狐狸,识情识趣的。知道这件差事是谢棠第一次办差,办好办坏的重要性极大。同时,他也知道各位同僚愿意让谢棠去办事也是看重了他的赤子之心,希望这件事情不会沾染上人情和权钱交易。

所以自从那天内阁议事直到六月初一票引竞价,谢家一直都闭门谢客。

因此,这些大商竟是一面也没有见过这位年轻的官员。

“伯安来迟了。”年轻俊秀的公子着绯色官袍,胸前绣着展翅欲飞的孔雀。腰间带着金银花腰带。乌发如墨,清俊绝伦。

这位年轻的官员道:“众位的来意我很清楚。太史公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管子也曾说过:‘今日不为,明日亡货。昔之日已往而不来矣。’伯安不与众位说上许多无用之话,许多不经之谈。我们直接开始竞价。”

“第一样,御制茶叶票引,三百张,一张一两江南茶庄贡茶。底价一张一百白银,价高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