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晋陵五大家(1/1)

“哈,老邵,我猜乾隆爷不会单单只给你们邵家五星好评,给了另外四家差评吧?”胡文俊半开玩笑道。

“什么叫你猜?事实情况就是只表扬了我们邵家,另外四家被措辞严厉的批评了。”老邵翻了翻白眼道。

“哈哈,这段历史书里可没看到过,你赶紧给我讲讲乾隆爷都说了些啥。”

“想听啊?”岂知此时老邵却卖起了关子。

“赶紧的,别墨迹,不带这样吊人胃口的。”

“好叻,来啊,再上一坛黄酒,再来一盘花生米。一盘花生米一坛酒,咱们就能聊一宿。”此时的老邵活脱脱一个说书人,似是好不容易得到了一个忠实粉丝,兴奋异常,迫不及待的要把自己的故事精彩的描绘出来。

一小杯黄酒入肚,老邵便娓娓道:“话说第一次乾隆爷夸奖我们五家老店为晋陵老字号,绝味大运河,并加以赏赐。赏赐之后口谕我们五家老字号相互汲取,精进技艺,传承发扬晋陵菜。五位掌勺当即叩谢隆恩,并誓言定不负众望。刚开始,五家老字号还是依乾隆口谕精诚合作的。这一时期五家老字号的任何一家都已基本掌握了其他几家的核心菜肴。不过我们邵家在苦心钻研另外四大家的菜色的同时,还遍访其他省份名菜,汲取他们的精华,这使得我们兰陵饭店的菜色更上一层楼。”

“然后这之后兰陵酒楼的生意和名气就甩开了另四家,是吗?”

“这是肯定的,不思进取那是要付出代价的。终于乾隆爷再次下江南,又一次在晋陵码头上岸。这一回他点名要求晋陵五大老字号进见献菜。不过这一回乾隆爷在品尝完钱家,孙家,李家,吴家呈上的各类菜品后竟是脸色大变,怒斥钱家,孙家,李家,吴家菜品老式,毫无新意。但偏偏表扬了我邵家。现在想起来,那四大家族大概也是从那一次之后开始处处嫉妒为难为难我们邵家的。”

“这就说的通了。老邵你刚才做的那几道菜,确实是晋陵菜的底子,但我隐隐还吃出了别的菜系的影子。比如那猪头肉又那么些巴蜀的花椒味,凉拌萝卜丝又有些粤州沙茶的酱味。”胡文俊恍然大悟道。

“呵呵,小胡你果然是个食客。这些味道的变化便是我们邵家为求菜色精进,访便各地美食融入咱们晋陵菜系的佐证。不仅仅广大食客百姓认可,就是乾隆爷第二次南巡,也对我邵家改进后的晋陵菜赞扬有佳。”

“就因为这个原因四大家族为难陷害你们邵家吗?”胡文俊如同一捧哏般配合着老邵。

“那可不是嘛,四大老字号认为他们的地位受到了威胁,受到威胁后那自然是机关算尽来暗算你,搞垮你。他们先四处造谣,我们邵家饭菜用的食材不新鲜,其次长期雇佣一些闲杂人员来店内闹事。久而久之我们兰陵酒楼的口碑多少开始受影响,但整体生意仍是好于另四家。钱,孙,李,吴四家畏惧我们邵家日后在晋陵餐饮届一家独霸,愈发排挤我们邵家。两方多有冲突。终于有一天,双方的矛盾达到了顶点。”

“是咱们邵家兰陵酒楼决定搬离晋陵的那一天吗?”此时的邵杰也是听的津津有味。毕竟作为祖籍晋陵的他,也很好奇最终是因为什么事情搬离晋陵而漂泊至南都。

“是的。在那之后钱家,孙家,李家,吴家四大家借口咱们邵家忤逆晋陵菜祖师,践踏祖宗手艺,致使真正的晋陵本帮菜失传,纠集晋陵本地多位长老上门来兴师问罪。他们容不下咱们邵家将晋陵菜改的‘面目全非’,要求咱们邵家要么停止改进晋陵菜工艺,要么离开晋陵。”

“所以你们邵家和兰陵酒楼这就一并移民啦?”胡文俊多少觉得这故事有些天方夜谭。

“那是自然,咱们邵家的人是热爱梦想的人,你可以说兰陵酒楼的菜难吃,但绝对不能让咱们邵家不做新菜,不研究新菜,放弃梦想。终于在权衡之后,咱们邵家痛定思痛,决定搬离晋陵城,并留下祖训,除非晋陵菜这一脉到了存亡之际。否则永不回晋陵城做饭。”老邵话毕朝着自己嘴里又丢了颗花生,那如释重负的样子似是终于解释清楚了他们邵家几百年来受的委屈。

胡文俊听到此也是颇受震动,要知道晋陵四大老字号已是每个晋陵人乃至全省人人皆知的事。而四大老字号的美食更早已是晋陵旅游的一张明信片深入人心。老邵所讲述的事情无疑是颠覆性的。

“可这终究只是个故事啊,老邵,你们邵家再委屈没有证据也难证明你们曾是晋陵老字号一员。”胡文俊叹息道。

“证据?难道刚才这几个菜还不足以证明我们邵家的菜品出于晋陵菜系吗?”

“那也只能证明你们是晋陵菜系的一支,在晋陵能做一些晋陵菜的大小饭馆不下百余号啊。这一两个菜无法证明你们是曾经的老字号啊。”

“呵呵,老刘把我办公桌抽屉里的锦盒拿来。”老邵直接招呼酒店伙计帮忙取东西。

不一会儿一个年长的师傅便取来了一个锦盒,锦盒包了好几层,邵文小心翼翼的打开道:“之前讲到乾隆爷在第一次南巡的时候赏赐了我们五家晋陵老字号,另外你也该是知道双桂坊,椿桂坊,运河大饭店,天宁酒楼的老店大厅都裱都着一块玉佩。”

老邵说的这个玉佩,胡文俊知道,那是绝字玉佩,是乾隆皇帝奖赏认可为“晋陵老字号,绝味大运河”的标志。晋陵四大家如同“金字匾”般供奉着这皇帝赏赐的东西,以证明他们的店绝对正宗。

此时老邵递上来的玉佩是和田玉底子,虽然朴素,但透亮,叫人一瞧便知道这是上好的玉石。而玉佩正面赫然刻着一个“绝”字,与那四大家的绝字玉佩毫无两样……

一个几代晋陵人人的口头禅,一个大家伙都已经默认的共识,一个日日夜夜都挂在嘴边的明信片,竟然是错误的。而这错漏竟然被传递了两百多年。确实可悲,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