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李氏动力公司的进击(2/2)

实际上,李氏动力公司搞出来这玩意,也是属于意外产物……他们可是一直奔着火花塞电子点火去的,奈何那玩意技术实在太难搞,在研究的过程里就有研究人员为了降低技术难度,搞出来了这么一个关闭式点火系统。

虽然说技术不咋地,而且内置触点的使用寿命非常有限,需要经常更换!

但是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为了进一步增加总公司以及众多总公司投资者的信心,他们也是拿出来了这项技术并准备推进量产。

汽车一时半会是搞不了的,他们还没有解决汽车的其他诸多问题……还是那句话,积累太少,时间太短,一时半会的还有很多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他们都还搞不出来,比如变速箱……

但是对外销售发动机,同时用在自家的工程设备上还是问题不大,好歹先开张营业赚点钱啊。

再说了,普通消费者又不知道关闭式点火和火花塞点火之间的巨大区别……只要宣传的好,那么都是电子点火!

毕竟,关闭式点火严格来讲,其实也是属于正儿八经的电子点火技术,也是需要蓄电池或发电机供电来进行持续点火的,可不是热管点火那种纯机械点火模式。

只要宣传的好,再加上李氏制铁的超级企业的巨大招牌顶在上头,说不准销量也会很可观。

毕竟很多普通客户,尤其是普通消费者一看这发动机的铭牌上刻着‘李氏’的品牌花体字样,再一听销售人员说这是用电池或发电机供电进行点火的,下意识就会认为这就是报纸上三天两头说的电子点火发动机了,而且这是大企业出品,东西就算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然后就爽快的下单了。

这个就和原时空里水果机刚出来那几年,智能机的名头一下子传遍了大江南北,诺基亚,三星等所谓国际大厂,弄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功能机,随便整个触摸屏,甚至没有触摸屏的功能机也自称是智能机在市场上卖……照样一大堆人购买,并坚持认为自己买的就是智能机……

一直到好几年之后,大量国产智能机上市,并且把智能机价格拉下来,让大量的普通消费者也接触到了真正的智能机,然后人们才恍然大悟:哦,原来这才是真的智能机。

所以,东西就算不好,其实也是有可能卖出去,并且有可能卖得很好的……

更何况,李氏动力公司搞出来的关闭式点火,还真可以说是电子点火的一种……只是和火花塞点火采取了不同的技术路线而已。

所以宣传自家的关闭式点火,是电子点火,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李氏动力公司,自从成立到现在,就一直靠着收购的几家公司的蒸汽机工程设备过日子,本来还有一部分汽油发动机工程设备业务的,但是唐山机械公司在合同到期后直接拒绝继续合作……所以汽油发动机工程设备业务也歇菜了。

承顺四十七年里,营收只有区区三十多万楚元而已……但是他们在三十七年里的支出成本却是达到了一百七十多万楚元……净亏损超过一百五十万楚元。

其中部分资金用于各种收购,不过大部分资金还是投入到了研发上。

李氏动力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一向来都是很舍得的,已经在金陵城,松江,广州以及天津都建立了研发中心,其中的金陵研发中心更是直接和皇家理工学院进行了合作,主要进行各种汽车,尤其是发动机所需要的各种材料的研发……比如火花塞上用的高温耐压材料。

而皇家理工学院对这种投钱过来合作搞材料研发一向来都是很欢迎的……

毕竟搞材料研发这玩意,就是玄学烧钱,有多少都不够烧的。

这别人出钱自己出人一起搞材料,然后成果共享,这就很对皇家理工学院的胃口,毕竟这是花别人的钱搞自己的研究……虽然这种专利皇家理工学院只有自行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但是教授们也不在乎这些,他们只要研究成果。

这研究不管是谁出钱,最后专利归谁,但是只要是他做出来的,那么成果就归他的,成果足够大一样可以弄个爵位回来。

李氏制铁公司就特别喜欢和这些大学,尤其是皇家理工学院以及其他几所顶级的综合大学一起合作搞研究,反正他们有钱,而这些学校有人,可以非常好的进行互补。

在汽车产业领域里,李氏动力公司也是走这么一条路子,光靠自己研发太难了,有钱都不行,因为行业内的专业人才实在太少,企业里的研究人员,一个个都是拿着保障合同,签署了竞业协议,核心骨干基本也都有期权股份的……这种人,除非真的出血本,不然是挖不过来的,光是这些竞业协议的赔偿金都够买好几个李氏动力公司了。

剩下的一部分人才,就是在那些高校里了,但是这些高校里的人就更难挖了,一个个都是教授,副教授,随便拉一个出来都是顶着三四品的政治待遇的官帽子,寻常条件根本挖不动。

所以只能去找学校里的那些研究人员进行合作了。

而这种合作,也是给李氏动力公司带来了极大的好处,虽然钱没少花,但是成果那是真的有啊。

至少搞出来了一个关闭式电子点火,虽然这东西和火花塞点火有些差距,但是好歹能用啊。

这李氏制铁公司搞出来了关闭式点火后,虽然不伦不类,但是也大言不惭的说自己搞出来了电子点火技术!

这样一来,就让河口机械公司的压力更大了。

四大内燃机厂商,现在就只剩下他们没搞出来电子点火技术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