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蓑衣客(1/5)

普通百姓愚昧无知,意志也不够坚定,并不适合修炼佛门圣术,却有着容易控制,人数众多的优点。

佛宗和人国国君达成协议,许诺给予人国国君安全的庇护,赐予他百世的富贵,换得佛宗的国教地位,以及世间万民对佛宗的信仰,从结果来看,这一招真的非常高明。

在佛宗站稳脚跟后,人国国君无论怎样更迭,新上任的领导者都必须大力讨好佛宗,尊护佛宗的国教地位,否则政权难以持久;而佛宗因为有了人国这数以百万计人民的支持,也变得异常强大。

一千年来,改朝换代无休无止,寺庙越建越多,信众来自五湖四海,佛宗的地位逐渐攀升到达顶点。在这种情况下,佛门与官府、地方士绅的关系更加紧密,共同来治理幅员辽阔的国家,统治广大的百姓。华严寺的和尚们沈飞是亲眼见到过的,他们乐于助人,努力苦修,为来世广积福德,这些人应该说是站在普通百姓一方的存在,他们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普通百姓远离痛苦,为自己积累福德,可以说是站在地方士绅和当地官僚这些盘剥百姓者对立面上的一个群体;久而久之,与人国的掌权者之间自然而然产生隔阂,继续发展进而产生对抗,毫无疑问,佛宗并不惧怕人国,但是与人间政体并存是佛宗的利益诉求,而且佛宗也并不想取代人国,直接统治人间,统治这些愚昧无知的百姓,对抗的加深并不是它们想要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类似常藏和尚这样的佛门败类就必不可少的出现了,这类人,实际上是专门用来与人间的统治势力打交道的。

就拿常藏和尚举例子,他天生是个市井无赖,却被得道高僧收为弟子,与华严寺主持辈分相同,为什么?因为无赖有无赖的好处和用处,只有这样的无赖才能和当地士绅、官府打交道而不吃亏,才能在不影响佛门与人间统治者之间关系的情况下把他们身上的油水榨出来。

按照沈飞的推测,估计每到寺庙里缺了香火钱,缺了衣食住行的各样东西,或者是没有了用来施德行善的救济粮的时候,华严寺主持,都会将要粮、要衣的任务交给常藏和尚去做,也只有常藏和尚这样的恶人,才能真的把这项任务完成好,他的存在非常必要,寺庙里对他的态度因此变得宽容,允许他拥有了诸多特权。

而常藏和尚本身也是在寺庙暗地里的授意下,在和人间势力一次次地对抗中,积累下了自己的人脉和行事方法,培养出了更加嚣张跋扈的个性,才最终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的。

因此常藏和尚其实是寺庙的替罪羊,仅此而已!

只看表面现象的翠兰轩小二,并不了解其中的隐情,只是通过眼睛看到的,判断常藏和尚可能会接替华严寺主持的位子,其实这是一点可能性都没有的。寺庙相对于仙道,可能更加接近人间,接近普通百姓,但本身还是超世的,这从华严寺建在汝阳城外,每周只开两次门就能看得出来。庙里做的事情都是好事,比如为普通人看面相,求姻缘,解决心灵上的困惑,提供斋菜解决肚子饿问题等等,总之全是好事情。

这些寺庙里做的好事情是需要物质支撑的,提供者是通过剥削百姓而得利的统治者,相当于是利用自己的威严,直接从人间的统治者碗里抢肉吃,这种行为一定会招致统治者的反感,也必然会导致佛门和人间内部的统治者在某种程度上的对抗,因此,佛门从自己内部推选出一个罪大恶极之人,去对人间的统治者施加威胁,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和他们沆瀣一气,由此形成了汝阳城现在的格局,这就是常藏和尚存在的意义。

相继走访了翠兰轩、华严寺和汝阳城县衙,沈飞觉得自己已经将佛国在汝阳城里运行的这套模式摸索得差不多了。了解敌人是他传道之旅的第一步,因为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汝阳城并不大,很快聚集进来的大量旅人让城内变得拥挤,客栈和街边小商因此赚的盆满钵满,在现任黄帝拓拔野的主持下,帝国已经连续十年实行重商重农,轻减薄税的政策,这让百姓生活相对能够维持,商人和士绅赚的盆满钵满,政府力量持续疲弱。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势力特别强盛,往往独霸一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