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第六十一章(1/2)

正屋里灯火通明,陈老太爷与其他三家家主,正坐在一起谈得热火朝天。

易青进了门,他们也仿佛没有看见,大黄来到陌生的地方不习惯,冲着他们汪汪叫了两声。

陈老太爷循声看来,似乎吃了一惊,呵斥道:“哪里来的狗!”

他顺眼看过来,装作才看到易青,脸上马上堆满了笑:“原来是易知县。易知县来了,快请坐请坐。”

易青弯下腰,含笑着抚摸了几下大黄,说道:“大黄别叫,不能乱啃骨头。”

陈老太爷老脸一僵,起身迎上前,介绍了屋子里的其他几人,把易青让到了下首。

她只当没看见,径直走到主座坐了。梁洄从进屋起,压根就没拿正眼看人。

大摇大摆走到易青身边,翘起二郎腿瘫坐在椅子上,皱着眉满脸不耐烦,嫌弃地扫视了一圈,指着大黄说道:“好好呆着,不许只想着吃屎,不然回去揍你。”

屋子里诡异地沉默。

陈老太爷脸色已经沉下来,使了个眼色,其他几人神色愤愤,走过去分别落座。下人上了茶,易青看也没看,说道:“听闻老太爷下帖子,本官便来走一趟,只坐一阵就得回去。一则瓜田李下,二则总得对得起皇上的厚爱,还请老太爷见谅。”

铁打的几大家,流水的知县。陈老太爷也遇到过开始强硬的官员,最后还不是灰溜溜滚出了庐安县。

思及此,他脸上重新带上了得意的笑容,说道:“易知县是勤政爱民的好官,一来就遇到这么大的事,要忙着救火扑火。如今又要重新厘清全县的户帖契书,亏得是易知县年轻,身子骨还好,要是换成老朽,早就累得受不住。

不过,老朽仗着虚长几岁,劝上易知县几句,还是得多注意着身子,易知县还有锦绣前程,起火无妨,病倒才是大事。”

易青客气地道:“是是是。老太爷说的都是肺腑之言,本官得多谢老太爷。”

梁洄抖着腿,斜睨着几人,皱眉道:“乡下破地方,怎地这般没规矩!送来的莲蓬与礼单还没有送进来?庐安县天气热,吃了莲子正好祛火,老少皆宜,莲到病除!大黄你也吃些,省得你成日惦记着几团粪便。”

大黄趴在梁洄脚边,无辜地呜咽了两声。

易青心里快笑得打跌,梁洄不擅长做纨绔子弟,现在跟粪较上了劲,也真是苦了他。

她瞧着陈老太爷已经铁青的脸,微笑着说道:“梁师爷自小在京城长大,又受梁相宠爱,跟着本官来长见识,还没习惯庐安县,成日吃不好睡不好,已经连着写了好几封信回京去叫苦。

估摸着梁相收到信,也知晓庐安县的现状,梁相知晓,皇上也就知晓。唉,这次衙门起火,希望朝廷能多出点银子,把大周的衙门修得牢固些。”

梁洄平时跟在易青身边,也不大说话,看上去斯斯文文。大家虽然知道他是相爷家公子,却都习惯性忽略了他。

这时才恍然记起,这里还有尊更大的菩萨立着。

这时,管家拿着一串莲蓬与礼单,面色古怪站在门口。他从未见过几个莲蓬还写份礼单之人,也从未见过只拿几个莲蓬上门当礼物之人。

门房交给他的时候,他还以为门房在说笑话,当即想将门房拖下去打板子。

最后问了见到几人上门的人,全部都亲口证实,皆言两人一狗是走路上门,真只带了这些东西,估摸着县里的百姓也都看到了。

陈老太爷看到管家,恨恨看了他一眼,伸手道:“既然是易知县亲自送来,老朽也就笑纳了。庐安县土地贫瘠,只水塘里的莲子长得还算好。”

易青跟着感慨道:“是啊,本官进庐安县的时候,也见到了大片的田地,地里庄稼长得不太好,惟有荷叶连连。这莲子也是好东西,断不能浪费了。

只不知百姓家有几亩水塘,种的莲子若是晒干了去卖,也能换来许多粮食。加上海里的鱼虾海产,百姓只要勤劳,也不至于饿肚子。待明日开始理清之后,本官心中也有个数,欠朝廷的赋税,什么时候能缴清。”

陈老太爷手上拿着莲子,突然觉得烫手。他脸色变了变,将莲子放到案几上,阴着脸说道:“易知县初到庐安县,只怕还有许多事情不清楚。老朽托大,就跟易知县透个底。”

他指着在坐的丁武郑几家当家人,神色倨傲,说道:“我们几家在庐安县多年,家中后生族人也有无数人曾在外为官。别处不敢说,只是在庐安县,没有我们几家支持,任你是谁来,想要在此处做事,也得仔细掂量掂量。

易知县,老朽就明人不说暗话,你想要做事,也得先问问我们几家同意与否。”

“砰!”茶杯被重重掼在案几上,梁洄神色讥诮,怪叫连连:“啊哟,真真比老子都嚣张,老子在京城横着走,都没敢说出这种大话。大周的天下,皇上差来的人做事,还得看几个乡下泥腿子的脸色!”

他蹭一下跳起来,白眼乱翻,往上撸起袖子,端得是不可一世。

“来来来,给老子说说,你们几家的族人在那里做官,做的什么大官,朝廷上哪个相爷是你家族人,有没有老子家的官做得大!”

易青垂头忍笑,陈老太爷气得差点仰倒,其他几家也面面相觑,没人敢说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