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苍风全史(1/1)

这比直接大声呵斥更令所有人色变,谁不知道北津渡东北方的静古城至少有四万守军?

而北津渡的城镇防御设施并没有多少,若是静古城的天策军强攻北津渡,北津渡仅存的两万守军定然难以抵挡。

众人低头,生怕自己被点名去协助守卫北津渡。

终奇希的脸色已从之前的惊惧回转到平常脸色,朝上官谋城弯腰:“是,下官这就去北津渡调度大军。”

“嗯。”

上官谋城一直看着终奇希,直到其背影消失不见。下方的上官之人几乎都低垂着脑袋,只有数人或偷偷抬头观察上官谋城的脸色然后又赶紧低头,或如师乾一般,目光清澈见底的直视上官谋城。

“师将军,你率原来的部下先赶往西噬城。今晚之前,北津渡的八万援军定会赶到。若在这十万大军损失殆尽之前,或两日之内你还未拿下西噬城,本家主就需要你那项上人头慰藉强攻西噬城的英魂了!”

“若两日之内未攻下西噬城,无需家主动手,末将自当握剑攻城,求死于西噬城下。”

其他人没有再落井下石,上官谋城的态度有些诡异,明哲保身才是明智之举。

......

苍风的领土一半为草原,一半为山地丘陵。因这两种地貌而衍生出了两种文明,一为游牧,一为农耕。

游牧受地势限制更大,所能养育的人口为苍风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而农耕自然便是剩下的百分之七十。

不过苍风大族多为草原区的家族,就算某些大族的族人如今都在农耕区内,但追溯其本源,很多都能发现其与草原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若要深究,由苍风皇族尉迟家便是从草原区而来就可窥知一二。

苍风因而有两个都城,农耕区内的为天都,游牧区的为古都。由两个都城,或说地域而又衍生出了两个派系,一为草原系,一为农耕系,不过他们一般都说天都和古都。

两个都城都有皇宫与百官等等一切,两个都城都是只差皇上,只有皇上到达就能立即开始做事。

天都的官员和豪族崇尚光武文化、经济与制度,想“师以夷技以制夷”。而古都的官员和豪族则一心认为自己的将士勇猛,已经可以战胜光武,不需要学习手下败将的制度,两方百年来或明或暗的斗争从未停息过。

不过因为两方除了思想上的不同,由于地理的间隔和他们各自属于天都朝廷和古都朝廷,双方的交集并不深,所以倒没有爆发什么直接的冲突。

苍风皇室或是为了调和两方的斗争,或是真如世人所说的夏季天都酷热难耐,需要到古都避暑;冬季古都寒风凌冽,需要到天都取暖。

自苍风创朝伊始,苍风皇族与一些官员每年的春秋都会有一次迁徙,具体日期大同小异,春从天都去古都,秋从古都回天都。

当然,皇族的形成不能称之为迁徙,官方称之为“狩”。

所谓狩,即狩猎,而古都的人便有这个习惯。

两个都城之间有三条官道,乃是特意为“狩”所挖掘的狩道。

西道唤——巡驯道,中有驿站三百四十三座,每个驿站之间相距二十里。

中道唤——镇中道,中有驿站两百五十七座。

东道唤——游天道,中有驿站六百一十八座。

由上可知,路途最为遥远的为东道游天道,最相近的则是镇中道。自然,若想最快在两个都城之间来回,一般都会走镇中道。

不过皇上走狩道所需要的并不是速度,需要的是能“体恤民情”。

这不,用时整整半个月,緈濋与其族人还有随行官员终于走完游天道进入天都。

天都的官员不仅将全城布置得喜气,还率领数以万计的将士与百姓夹道相迎,景象不可谓不壮观。

“恭迎圣上回城。”

铺天盖地的呼喊声,传遍全城。别说正在做事的百姓,就是还在睡懒觉的百姓都被震醒,所有人都知道緈濋狩归。

不过没有被叫去迎接緈濋的他们,又很快埋头做自己的事。

每年都有两次这种盛况,他们已经习以为常。

最前方那辆足足要百名士卒肩扛的宽阔大轿,能容纳六个成人并肩而行的轿门两边各站有两排各三人的盛装宫女。

轿门有两张金黄色的绸布遮挡,在粘贴金黄色绸布的横梁外面一些还有一根较小的横栏,上面每隔一样的距离定有一条火红色绳子,一共有三十九根,与緈濋今年的年龄一样。

火红色绳子上每隔相同的长度就有一颗在秋阳下闪着明亮却不晃人眼光芒珠子,从上到下珠子渐渐变大,到最下方的珠子时,一共有三十九颗。

轿子内传出一道较为尖细而别扭的绵长喝声:“开黄帘——”

轿门两侧宫女最靠近轿门的宫女握住比她们要高一些的黄帘最上端外侧,中间众女握住黄帘中段,最外侧的宫女弯腰握住黄帘最下端。

无需有人指挥,她们整齐划一地将黄帘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