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吕宋总督许柴佬(2/2)

他在吕宋耕作多年,家产不知多少,可称得上是西洋巨富。

而本人也算得上是一名儒商,一边赚钱,一边也没忘记惠及同来这边讨生活的老乡,还有些玩得好的土人。

所以时间一长,许柴佬便在当地有了巨大的名望。

成为吕宋总督后,许柴佬上忠朝廷,下效庶黎,身体力行,励精图治,在吕宋不遗余力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与先进生产技术,大兴造船、纺织、制陶及农业技术等等。

在大明获得制海权,西方殖民者注定无法借助海洋崛起四处扩张,用屠杀方式摧毁大量文明痕迹后,许柴佬注定是要名留青史的。

因为在吕宋这个已经被朱见济划入汉文化圈子里的地方,许柴佬可以称之为“普及汉化”的第一人,其人留下来的总督印章,在沂国建立之前,都被吕宋土人供奉着,视为神物。

朱见濡来了后,也把这印章纳入宝库,收藏了起来,甚至还想找过许柴佬的后人,用他们来拉拢当地民心。

结果经过一番调查后,才知道许柴佬跟梁道明一样,年老后思乡之情极重,最后不顾病重,强行要求儿女把自己抬到船上,回到晋江深沪老家。

落地之后不久,许柴佬都还没来得及看到族人迎接,便撒手人寰,连遗言都未曾留下。

在官方记载上,也没见许柴佬为子女请封的奏疏。

据说是许柴佬老成持重,知道自己名为吕宋总督,实则为其国王。

他儒学深厚,不愿意利用这样的机会,去窃取国家神器,让许家独霸吕宋,便未曾对朝廷提出这样的要求。

朱见濡把其后人又从晋江请回来后,对这位的经历深为感配,还让人给许柴佬在吕宋修了个衣冠冢,亲自祭拜了一次。

“寡人给许家待遇不薄,也算有回报了!”

说完许柴佬的事,朱见濡又激动的告诉老婆另一个好消息。

“许家人前些日子进言,许柴佬当年总督吕宋,曾经于岛上发现过一座金矿,还试图开采过,只是人力不济,岛上也有土人阻碍,未能提炼多少金子出来!”

“如今沂国已立,又有大明为靠,倒是可以试着去挖挖看!”

“如果我沂国能将之入手,便能一夜暴富!”

朱见濡这几天去外面巡视,就是想看看沂国内部有没有稳下来。

没有后顾之忧,他就可以安心去吕宋南边挖矿了!

万贞儿也跟着激动,可听到那金矿位于吕宋岛南部,而沂国在中部之地,在交通还没建设好之前,去那边搞事还是挺难的。

“不是还在开采铜矿吗?本来就用了不少人手,现在还能腾出劳力去掘金吗?”

“这个不难。”

朱见濡已经想好了,“以金矿之重之富,我小小沂国当然难以咽下这口肥肉,但陛下肯定会有意向!”

沂国能有眼下的几万人,很大程度上还是靠了本土前期的投入,而其中的花销,也是要算到账本里去的。

本来要想把这笔钱连本带利的还干净,八成得经过沂国两代人努力才行,但一旦有了金矿,那就能轻松解决了。

金山银山,那都是钱山啊!

如此财富,朱见濡肯定兜不住。

他要强吃,周边还有不少称臣大明的小国,万一他们去北京告发了呢?

万一往来于吕宋的本土商人知道了,通报上去怎么办?

他藏着掖着,等东窗事发,就容易坏了皇帝对他的感情。

朱见濡不想做无情无义的小人。

先帝和当今天子对他可谓自古难得的良善,他得投桃报李,顺便利用金矿,甩掉沂国财政上的大包袱。

沂国是小国,在发展上也离开不了本土,不能因为眼前的利益,坏了未来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