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1/1)

章泽首先找了一家设计公司,为杜氏生煎量身定制店铺装修。如同肯德基麦当劳和日后风靡全国的各种连锁餐饮店铺一样,一个能让人过目不忘且独一无二的店铺装修相当的重要。“品牌效益”是润物细无声的。一个大到风格小到碗筷瓢勺都完全一致且拥有特色的连锁企业从主观上就会被留下“正规”的印象。

设计师的出马果然和章泽凭借记忆折腾出来的不一样,人家明显高了几个级别。既然是中式餐点,章泽便将店铺装修也锁定为中式,最后终稿的设计简直大气到了一定的境界。清一色的仿生态木质桌椅,细节处的雕梁画栋,雅座与大堂当中寥做遮挡的特质屏风门,以及墙面和地面让人豁然开朗的配色,甚至连店铺招牌都做了些微的改动,字体换成了更能被现代人接受的楷体,牌匾用特殊材料制作成古色古香的木墩,店铺两侧和店铺内精心设计了画上店铺名字的招牌旗帜,挂在门脸处迎风飘荡,让人恍若回到了几百年前的老字号。

其实花费并不多,木头不好伺候,很多设计都是刻意用其他材料折腾出来的效果,比较贵的还是章泽坚持的店外透明小厨房的设计,为了让厨房看上去尽量安全美观,设计师的稿子在这上面毙了好些次,不过最终还是完美地呈现出了章泽想象中的效果。

效果图出来以后,到手的店铺就开始动工了。

中山路的这些店铺直到章泽临死之前都没有听说过被拆,因为楼层低,后面那些美轮美奂的新式住宅露出来别提有多好玩。这些老店铺寿命长久,大概也有越来越赔不起的关系在里面,总之一直都不动,零几年有一次因为中央要员要来巡查的关系,还由政府出资将外楼统统修整了一回。

投资进去的装修款是怎么都不会亏的,只是合格的工匠难找,加上章泽想要的那种有自家店铺烙印的锅碗瓢盆,他还真找了不少关系才寻到合适的加工厂。在一家景德镇的瓷器店下了汤勺和调料盒酱醋瓶订单,再在一家塑化厂订好了碗盘的花色,货一出来,章泽立刻备出一份,将老店里的设备也清一色给换下来了。

再开分店,用老太太的计划就不好继续实施了。章泽于是在老店外贴上了招工广告,私下里也物色起合适的人选,打算培养一些能去新店坐镇的人手。

这年月人工便宜,临近千禧年,外来人口也逐渐增多了,九十年代太多被生计逼迫早早打拼生活的年轻人,章泽把关面试良久,最后也只留下几个。

一位是从大理来的女孩,汉名叫段金刚,小名哈瓦哈衣。高中学历,家境贫困,跟同寨的朋友来到淮兴做事。她性格开朗,汉话也说得流畅,更重要的是看起来踏实可靠,虽然不那么漂亮皮肤还有些黑,可就是对了章泽的眼缘。

剩下两个男人都是本省周边村镇的,一个二十五岁一个二十二岁,章泽看中前者曾经做过面点师,后者则踏实诚恳,便一人开了四百块钱的工资,让他们留下来开始学习。

二十五岁的赵明明学过厨师,在饭店里当了几年的学徒,受不了那个鸟气逃跑了。章泽店里环境宽厚工钱也不少,他做的尽心卖力,包包子手艺当然一流,空闲时还替章泽出主意,另添了一道馄饨佐餐。

他学的川味,做出扁扁的抄手,拿用鸡架和猪骨熬出的高汤煮熟后放一小滴芝麻香油,撒上虾皮和丁点紫菜,香地能嗅掉人眉毛。馄饨佐包子又成了额外的手段,并不抢包子的风头,却又引来了很多因为包子价高望而生畏的主顾。章泽感念他尽心,当月就给他额外包了五百块红包。

最后一个男人叫邹勇,替老爹种了一辈子地,临了被后娘赶出家门。他体格好,黝黑的皮肤和肌肉,看起来像个黑社会,但本性却憨厚到了有点傻的地步。第一次来面试的时候他就憨憨笑着摸自己后脑勺跟章泽说:“老板我啥也不会,吃的还多,就能帮你端盘子洗碗。”

章泽本能对这样的人打心眼里喜欢,因为他自己也跟人家差不离了,只不过表面被天然伪装出了孤傲而已。

因为新店要打通墙壁还要搞二层,直到寒假来临已经上手了的三个人还没能到新单位报道,杜行止回来的时候,进店就被黝黑高壮的黑社会邹勇给惊了一跳。

杜行止很憔悴,这些日子他忙地连暑假时都没法回到淮兴。开煤矿比他想象中要复杂,离开了有无形人脉包庇的淮兴市,一个人既要兼顾高校的学业又要来往陌生的河北开拓人脉,日子简直不是人过的。短短一年左右的时间,将他彻底从还有些青涩的毛头小子蜕变成了渐懂圆滑的生意人,就连看世界的方式也不一样了。